
11月13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李云山介绍了“十四五”时期该行结合山东实际,落实支持性货币政策的具体举措与显著成效。
李云山表示,“十四五”时期,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坚决贯彻总行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精准落实各项支持性货币政策,扎实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等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总量上做加法,促进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在总量上做“加法”,累计9次下调辖内相关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4600亿元,显著增强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
此举有效带动了金融总量的合理增长。至2025年9月末,山东社会融资规模和本外币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5.6万亿元和16.2万亿元,较2020年末分别增长67.8%和65.4%,标志着“十四五”金融业目标已提前完成。两项增速分别连续77个月和62个月快于全国,期间年均增速分别达11.5%和11.2%,为稳固山东经济大盘提供了强力支撑。
价格上做减法,推动融资成本明显下行
“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政策利率累计下调了0.8个百分点,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将政策利率调降的成效传导至贷款端。山东还作为全国试点,率先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通过将企业各项融资费用透明化和“阳光化”,进一步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同时,指导金融机构两次批量下调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合计下降1.45个百分点,使每位房贷客户平均每年节省利息支出约6000元。至2025年9月,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61%和3.05%,较2020年末分别下降1.06个和2.2个百分点,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利息负担。
结构上做乘法,引导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十四五”以来,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强化部门协同和政策集成,指导创设“科研贷”“人才贷”等产品,以“看技术、看订单、看前景”替代“看抵押、看报表”,有效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同时,创新推出的“美德积分贷”,为讲诚信的农户提供了更优惠的信贷服务。通过“银行行长进商会访企业”等活动,主动向民营企业输送知识、政策、产品和服务。
央行资金的牵引带动作用充分发挥。进入“十四五”以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增加1442亿元,带动同期涉农和小微贷款分别增加12111亿元和23165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金融机构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1600多亿元,“五篇大文章”领域新增贷款占全省的比重达到79.5%。
2025年9月末,“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余额6.7万亿元,同比增长16.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8个百分点,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力。
(凤凰网山东 贾明亮)在线配资机构
天元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